后哲学的哲学和后艺术的艺术:孙周兴作品推荐(三)
孙周兴作品
专
题
推
荐
③
未来艺术丛书
孙周兴 著
定价:76.00元
以创造抵御平庸
艺术现象学演讲录
苏格拉底有没有可能去搞音乐?
艺术邂逅哲学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哲学—现象学怎样在艺术领域具体展开?
孙周兴教授一直认为我们处在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变局中,文化的变革自然也包含其中。在这个技术与商业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拥有了丰富而热闹的物质生活,但仍旧需要警惕心灵世界的空虚,所以不能不眺望精神生活的远景。
继古典哲学之后,尼采与海德格尔构成了德国哲学的又一高峰,但二次世界大战的血与火无情地粉碎了欧洲最后一个”哲学梦“,之后德国艺术高调登场,在战后的废墟上取得了惊世成就。而曾经占据艺术优势的法国则在哲学上大放异彩,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这种转变意味着艺术与哲学对立关系的消解,也意味着变化了的世界文化主题——技术、艺术和政治。
里希特说:“在哲学家和教士们的时代终结之后,我们艺术家的时代到了。”在尼采说出“上帝死了”之后,在海德格尔认为“哲学的终结”之后,与技术和政治联系更紧密的艺术能否在这个前所未有的精神文化变局中稳定我们的精神家园,抵御同质与平庸呢?
孙周兴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讲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以创造抵御平庸——艺术现象学演讲录》是哲学大家的一次“门外谈艺”,与艺术与哲学对话,向读者展示一种后哲学的哲学和后艺术的艺术的可能样子。在这本书中,艺术与哲学完美邂逅,哲学—现象学在艺术领域具体展开,为读者带来一场艺术与哲学之思。
图
书
信
息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所做的16个学术演讲,主体关乎艺术和艺术哲学,更准确地说关乎艺术现象学。立足于海德格尔的艺术之思,作者首先讨论了艺术现象学的理论基础,并由此出发分析现象学与德国当代艺术的关系,最后试图探讨当代艺术的处境和方向。
本书致力于解决这样一个难题:主要由海德格尔发展出来的艺术现象学可能成为形式批评和图像学之外的第三种艺术讨论的范式、路径和方法吗?问题的提出和解答尝试都表明了本书的意义。
图书目录
自 序
第一编
Aletheia 与现象学的思想经验
天与地,以及诗人的位置
非推论的思想还能叫哲学吗?
哲学与艺术关系的重构
一次关于现象学与艺术的对话
第二编
艺术现象学的基本问题
作品·存在·空间
创造性时机与当代艺术的思想基础
海德格尔与德国当代艺术
通过艺术再造当代神话
德国当代艺术的哲学问题
第三编
我们时代的精神生活
艺术与革命
危机还是机会?
当代艺术的姿态和方向
以创造抵御平庸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除了哲学和宗教,人类精神生活的另一个重要元素是艺术。艺术的情况又如何呢?与哲学和宗教的相对消沉相比较,与技术和商业有着更多关联的现代/当代艺术似乎是繁荣昌盛、热闹无比,表现出尼采所讲的精神“自由创造”了。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个中情况的复杂性,现代/当代艺术实际上也面临着与哲学和宗教同样的时代性难题。今天我们大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划分出现代主义艺术与当代艺术。两者当然具有某种连续性,没法完全切割。但我以为,对于传统艺术而言,当代艺术可能具有更彻底的断裂意义和更狂野的反叛性质。为什么这么说?首先,当代艺术大大拓展了艺术领域,从而也就破位而出,冲破了传统的艺术概念——艺术失去了边界,也就丧失了自己的规定性。看看现在的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除了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传统门类(所谓“国油版雕”),还出现了新媒体艺术、综合艺术、环境艺术等新的艺术品种(艺术领域)。在我们这儿,这些都是最近一些年里刚刚发生的事,当然属于好事。再就是,当代艺术已经远离了古典的艺术概念,比如古希腊的艺术(techne)概念,多半不再强调艺术的手工性质,而是日益表现出一种非手工化、观念化的倾向。对于当代艺术家来说,重要的是用造型元素和手段表现新奇的观念。本来我们以为观念活动主要是哲学和哲学家的事,但现在,在当代艺术中,观念成了艺术活动的主要因素,似乎哲学倒成了艺术的一部分。这里大可比较一下当年的黑格尔,他正是因为艺术的非观念性(弱观念性)才判定艺术不再是绝对精神运动的必要阶段,而是已经被扬弃的阶段了。……再有,当代艺术对观众(鉴赏者)的态度也是残酷的。现代主义艺术由于极端的主体主义倾向,强调主体对于事物(对象)的强制和支配作用,故作品已经趋于费解。当代艺术更是变本加厉。因为失去了自身的规定性,当代艺术和艺术作品就不再有确定的意义认同可能性,从而造成了艺术鉴赏和阐释方面的前所未有的困难。更有甚者,当代艺术把作品品质的界定权和艺术家身份的认定权交给了商业和市场体系,从而与其他文化样式一样,难以逃脱商业化的命运,艺术的美学标准形同虚设。众所周知,今天的艺术界更多是一个市场,而且已经是一个金融资本介入甚深的巨大市场。
扫描二维码购买书籍
往期推荐